返回列表 發帖

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這三句就是佛法講的三善根,即無貪、無瞋、無痴。佛告訴我們,三善根能生無量無邊的善法;反之,貪、瞋、痴是三毒煩惱,能生無量無邊的惡法。三毒、三善根關係我們的切身利害,而明瞭利害是對一切法認知的最低層次。具有高等智慧的人,能辨別宇宙人生的真妄、邪正;具有中等智慧的人,能辨別是非、善惡;具有低等智慧的人,懂得利害。

《論語》中,弟子們讚歎孔子的德行是「溫、良、恭、儉、讓」,一生為人溫厚、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代表了中國人的美德,所以被尊為「萬世師表」。  

中國古書記載,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這表示他的善根非常深厚,但後天的教育也是決定的因素。人皆有善根,這是不容否認的。一些人的善根淹沒而不彰,因為他沒有機會接受聖賢的教誨。

中國古聖先賢明白此事實真相,所以非常重視教育。不僅重視童年教育,還延伸到胎教。當母親懷孕時,她的心情、行為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因此儒家的教育始從胎教。懷孕的女人思想要純正、清淨,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現代人不懂得此理,縱有深厚的善根,也被社會風氣習染,使善根、福德不能現前,惡的習氣都被勾引出來,這才是真正社會動亂的根源,一切不安定的根本。

東方教育與西方教育有根本的差別,東方教育重在道義,西方教育重在功利。中國古代聖賢教人忍讓、禮讓,現代的社會觀念崇尚競爭,彷彿不競爭就不能生存。所以,現在東方人亦捨棄道義,變得急功近利。

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他們有能力在社會上競爭,卻主動放棄競爭;他們有能力取得功名富貴,卻完全捨棄,過著隱居、清貧的生活。但是,他們致力於偉大的社會教育事業,真正做到奉獻自己,造福人群。其眼光之遠大,不僅看到這一世,還看到未來的生生世世,久遠劫後。因此,他們的成就備受世人崇敬,即使在現代社會,仍然有許多人尊敬、讚歎、嚮往,並向他們學習。

「推多取少」是斷惡修善的落實。註解云:「此句所指甚廣,如兄弟分產,朋友交財等類。」此句的理事深廣無盡,並舉財務往來為例,說明兄弟分家、朋友交誼、財務上的往來,都要懂得謙讓,這是美德。如果爭奪,貪、瞋、痴煩惱就會現前,其果報在三途。

佛在《遺教經》上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欲望多的人,貪心重,沒有得到的想要得到,已經得到的又怕失去,所以患得患失,心理負擔太重了,煩惱太多了。諺語所謂「憂能使人老」,一個人憂慮、操心的事太多,就容易衰老、多病,壽命必然不長。

儒家、道家、佛家的聖賢是真正的聰明人,懂得養生。他們盡可能把憂惱的事丟開,保持身心自在。教化眾生是他們的事業,雖認真努力工作,但絕無希求。為什麼?有求就有煩惱,多求多煩惱,無求無煩惱。他們對學生絕沒有期望,為什麼?有期望就有失望。如果弟子能有成就,善根、福德、因緣都很好,他們看到歡喜;如果弟子不能依教奉行,還造作一些罪業,他們看到之後點點頭,只說:「你煩惱、習氣太重了!」而他們的心中一點痕跡都不沾,這才是真正懂得養生之道。

我們發願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做一些好事,如果有緣分,則應當去做;無此緣分,乃是眾生無福,我們落得清閒自在,絕不攀緣。如果想著:「我一定要這樣做,一定要那樣做」,自己就有欲望,也就有憂惱了。

諸佛菩薩在十法界隨類化身,隨機說法,是不是他自己想要到此地來教化眾生?不是!他是如何來的?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正如「應邀」、「應聘」。眾生有感、有希求,他就來了;若眾生無希求,他就不會來。主動會有煩惱,心就不清淨。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被動的,攀緣是主動的。有「我要如何做」的這種念頭,就違背了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就是自性的性德。儒、釋、道三家都講求心地清淨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就是感應。

佛又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如何才能在一生中,過得自在、幸福?常言說:「理得心安。」明白道理之後,欲望就沒有了,心就安寧了。

所以,與一切眾生相處時,他要的,我們儘量給他。他要名,名給他;他要利,利給他;他要財,財給他。他們需要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要與眾生結歡喜緣。我們所需要的,他們不要;他們所需要的,我們不要。因此,我們與一切人不會有衝突,都能相處得很好。世間人為何不能和睦相處?有利害衝突,彼此競爭。

我與許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相處得非常好,什麼原因?你們要的,統統給你們;你們不要的,我才要。沒有利害衝突,大家才能相處得融洽。我幫助大家是我接受了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把自己所得到的真實利益貢獻給大家,與大家分享。

人活在世間,物質所需其實非常有限,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僅此就能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生活起居一切隨緣,飲食愈少愈好,清心寡欲,自然健康長壽。

我二十六歲學佛,半年之後,開始「過午不食」。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師,看到老師日中一食,我就發心向老師學習。過了八個月,我才告訴老師。老師問:「你覺得體力如何?」我說:「體力很正常。」他說:「永遠這樣做下去!生活簡易則一生不求人。」多欲就要求人,少欲可以不求人,所謂是「人到無求品自高」。生活所需愈少,貢獻給別人的就愈多,對自己必定有利,對別人也有利,這就是自利利他。

「受辱不怨」是指無瞋,這是真實的德行。自古以來,中國人非常看重「辱」,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士」指知識份子、讀聖賢書的人,他們寧可被殺頭,也不能忍受侮辱。

「六波羅蜜」翻譯成中文是「六度」,其中有一項是「忍辱」,佛語的原意是忍耐,而譯經的大德們鑒於中國人的習尚,把侮辱看得非常重,所以在「忍」字後面加了「辱」,譯成忍辱。連辱都能忍耐,還有什麼不能忍耐?世尊教學的總原則是應機說法,此譯法適合中國人的根機。
「忍」是修學成功的必要條件。《金剛經》云「一切法得成於忍」,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視忍耐功夫之高低。忍耐功夫高,成就愈大;忍耐功夫低,成就愈小;不能忍耐,則無成就。諺語云:「看得破,忍不過。」明知還要故犯,就是因為忍不過,所謂「知道而做不到」。

「怨」是怨恨。一般人受到侮辱,縱然能克制、不報復,但怨恨的念頭還是存在。這種怨恨的念頭是將來報復的業因,假若這一生讀聖賢書,忍過去了,沒有報復;來世遇到了,難免會發作、報復。《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文昌帝君敘說自己報恩、報怨的往事,慘不忍睹!若不是遇到佛法,他也很難覺悟、很難回頭。

因此,佛菩薩、聖賢人教導我們,要常常想著別人的好處,不要記別人的惡;常常念別人之恩,不要記別人的怨。這兩句話很重要,要是能真正做到,則生生世世享福,也得到許多人的愛戴和幫助。

侮辱是外境,如心中有瞋恚,一遇外境,立刻發作,於是有意無意中,就會與人結下深仇大恨。當對方有能力報復時,自己就招架不住了,甚至招致殺身、滅族之禍。我們對人尤其是對惡人,對心量窄小之人,一定要謙虛、恭敬,不要結怨。

普賢菩薩教導我們要「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若能做到這十六個字,一生受用不盡。無論對任何人,我們都要謙虛、恭敬,絕不能傲慢。因為我們比不上任何一尊佛、一尊菩薩,甚至任何一位阿羅漢、須陀洹也比不上,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常常與佛菩薩相比,自己的傲慢心就能漸漸減少,自然而然會謙和。

「自卑而尊人」是整部《禮記》的精神之所在。孔子教導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謙下,要尊敬別人。我們從《論語》記載中得知,孔子接見任何人時都謙和。讀佛經也看到,釋迦牟尼佛無論會見任何人,態度都是謙和的。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尚且如此,我們何德何能,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受辱不怨確實很難做到,但是必須做到。為什麼?與自己的切身利害關係太大了。「怨憎會苦」就是由於不能忍耐,從小怨結成深仇大恨,可是偏偏有許多人忍不過。

我在抗戰勝利後,在南京就學,班上有一位同學叫做白振寰,人很有修養。那時,我年輕好勝,也確實得到老師們的關愛和同學們的尊敬,是學生領袖。而我最瞧不起白同學,時常給他難堪,侮辱他。他卻一點都不生氣,而且在背後對我總是讚歎,從未說過我的任何壞話。一個學期之後,我被他感動了。他用身教教導我,我對他非常佩服。

我學會了這一套忍辱的本領,受益良多。在任何場合中,人家無禮,當面侮辱我、罵我、誹謗我,我都能若無其事。你要罵,我就讓你罵,絕不還口,等你罵累了就不罵了;你要打,我就讓你打,絕不還手,等你打累了就不打了。

所以,我的同事罵我、打我,三天之後,他們就買了禮物來看我,向我道歉。他們比我高明,很快就感動回頭了,我是經過一個學期(四、五個月的時間),才被白同學感動,可見我很難被感化。

因此,若能忍,不但不吃虧,而且佔大便宜。他們侮辱我,對我的好處太大了。我的考績列為第一,都得益於他們。在公司行號中,如果你能忍辱,老闆會認為你有涵養而賞識你,同事們也會尊敬你。當有升遷的機會,上司都會優先想到你。這是誰幫助你的?就是侮辱你的人幫助你的。如果你不能忍耐,要爭、要吵、要鬧,對自己就造成重大的傷害。

忍辱的花報在這一生,來世的果報更殊勝。你的冤家對頭都變成朋友,都變成熱心幫助你的力量。你無論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就。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寧捨生命也不與人結怨。生命算不了什麼,捨身受生是一切眾生都不能避免的,而且人生在世的時間短促,百年彈指即過,為何要與人過不去?因此,要與人為善,絕不與人結惡緣。

他人惡意對待自己,不要一味的責怪對方的錯處,一定要回頭反省:「他惡意對我,為何不惡意對別人?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對?是不是自己言語不慎,無意中得罪了人?」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不好,那是應該的。因為自己造下不善的因,應當接受這個果報。縱然自己這一生沒有與他結怨,或許是前生結的怨。我們不報復,這筆舊帳就勾消了。如果事事都把責任推給對方,事事都責怪別人,就是重大的過失。若自己冷靜的想想,心就能平靜,就能生智慧。

忍讓最重要!特別是對小事,更不可計較。重大的侮辱都不應計較,何況細節小事。對於怨結,一定要用智慧、慈悲去化解。人,沒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他人,是自己的德行不夠,智慧不夠。

譬如,舜王的家庭環境是惡劣到了極處,他都能忍耐。他最大的長處,就是不見他人的過失,只見自己的過失。他能成為大聖,原因在此。他能感動他的父母,感動他的鄰里鄉黨,最後感動了國王。堯王聽到他的事蹟,就召見他,並將王位讓給他,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中國的《二十四孝》中,舜王列在第一位,他何以能受到如此高的尊崇?就是自己反省,一切過失歸自己,這也就是六祖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古今中外的領導人選擇助手、幹部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是「忍耐」。一個人雖然有才華,但凡事不能忍耐,就不能擔當重任。反之,一個人雖然才華欠缺一點,但是能忍耐就可擔當重任。能忍耐的人,頭腦清楚,心思不亂,就生智慧。

喬哥安好   /   恭  錄   證嚴法師靜思語



福從做中得歡喜  

慧從善解得自在


                              感謝分享     感恩有您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