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熟茶的「渥堆」與茶品的「入倉」,雖然都與黴菌的作用有關,
但黴菌作用的時間點迥異。
一個是在生產工序(熟茶的渥堆),是製造產品過程中「必要」的生產工序。
一個是在倉儲過程(茶品的入倉),是成品後歷經的倉儲條件所致。
小弟一直難以理解為何要相提並論。
以醬油為例,
(成品前)釀造醬油生產工序中,不管如何運用黴菌的作用,重點是製成醬油成品時,這些醬油是安全無虞的。
(成品後)醬油成品後續儲放時,假如因為密封不良且存放在高溫高濕的環境,導致醬油成品上漂浮著肉眼可見的菌絲,或醬油中混著黏稠一團團的菌絲,我們還會選擇把這「已經霉變」的食品吃下肚嗎?

另引用射大精準的譬喻,略加修改如下:
一、豆腐經過加工可製成臭豆腐,製作臭豆腐的過程中會經過黴菌的作用,但製成臭豆腐時,這臭豆腐是安全的。

但是豆腐因為單純存放不當由黴菌作用致發霉發餿,這種情況會與臭豆腐制程中黴菌作用一樣嗎?

經過黴菌作用加工製成的臭豆腐,與豆腐因存放不當而黴菌作用發霉發餿,我們會選擇吃何者?哪樣有安全疑慮?

此例猶如熟茶(經渥堆工序)與入倉生茶間之比對。

二、豆腐經過加工可製成臭豆腐,製作臭豆腐的過程中會經過黴菌的作用,但製成臭豆腐時,這臭豆腐是安全的。

保存良好的臭豆腐,與「臭豆腐」因為單純存放不當「再」由黴菌作用致發霉發餿,這兩者會一樣嗎?

經過黴菌作用加工製成的臭豆腐,與「臭豆腐」因存放不當而再經黴菌作用發霉發餿,我們會選擇吃何者?哪樣有安全疑慮?

此例猶如保存良好(未入濕倉)之熟茶(經渥堆工序),與入倉熟茶間之比對。

一再將茶品「製造工序」層面的黴菌作用,與「倉儲條件及過程」層面的黴菌作用,混為一談,徒把馮京當馬涼。

一己之見,請參考
5

評分人數

  • 大魚兒

  • 射過溪

  • UMC

  • 頑童

  • 菜鳥

TOP

至於食品制程中之黴菌作用原理,
相信很多人跟小弟一樣---
不懂。
既然不懂,自然無須也不敢裝懂,因就算要裝也假不來,
此部分小弟只能選擇相信學有專精之專業(包含專業、客觀、精確的研究及解讀),及規範體系下的食品安全衛生制度。
4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