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再貼一個論文
這個論文是咱們嘉義大學發表的,主題是普洱茶的抗誘變和抗菌性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a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3 00:21



    這篇研究內容指的是”正常環境下存放”的普洱茶呢?~

還是已經產生”黴變”
的普洱茶呢? ~


空氣中飄散之”黴菌”大多為”休眠狀態”~此點烏大你想必清楚吧~

只是不肯明說~否則說穿了就沒戲唱囉~


至於咱們這位”黃助教”醫生麻~看起來應該也懂的呀~

怎麼也跟著”裝傻”了呢?



”黴菌”遇到合適的環境(濕熱)才會”萌芽”生長~繁殖~

也才會有”二次代謝物”之產生~

視其二次代謝物質(分泌或排洩物)~~~

是否對人體產生”毒性反應”!(並非每一種都有毒性)

若對人體會產生”毒性反應”~則該二次代謝物質(分泌物或排洩物)~

便稱之為”黴菌毒素”



乾倉茶(乾燥環境)~當然不易產生”黴菌毒素”囉~(這是常識)

濕倉茶(潮濕環境)~當然容易產生”黴菌毒素”囉~
(這也是常識)


你曾經說過”香港腳”也是”黴菌引起”

怎麼你就忘了”香港腳”便是”黴菌於濕熱環竟下所造成大量繁殖”呢?



烏大~說正經的~你說我”菜”~這我還真的不能否認~可是~

你都能批判”我很菜”了~~怎麼你卻連這點”常識”也沒有呢?~訥悶中
1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brownsheep

有一個超厲害的人引了世界各國學術界對黑茶(包括普洱)的研究論文,加了他自己的摘要
...
huangfafo 發表於 2012-7-4 15:19



    您所張貼的網址~連結到論壇99~~~小弟約略看了一下~

沒猜錯的話~大概便是烏魯木奇所推崇的那位~”黃助教”醫學院高材生了~

小弟剛剛欲登入.才發現於該處帳號.已被”永久禁言”~(連一篇都沒發過言.也會被禁)

大概是怕小弟引經據典的在那兒吐巢他吧~



一位為了在網路上與人爭辯輸贏~不惜”胡說八道”的騙人說:普洱茶可送至醫院驗菌種(鬼扯懶蛋)~

基本上~這類人.為了爭贏對方.明擺著”騙死人不償命”的態度~他說的話~最好斟酌.再斟酌

非經他本人.不得轉載?~您沒問問他.那一篇是出自他的手筆?還轉載咧~


小弟張貼的辭海註解~他竟然反駁:自然科學的東西.拿辭海來做解釋 .乾脆聲請大法官釋憲

他不知道.這本”辭海”大法官必讀~

他不知道”字典”便是將字議做更精細.明確的解釋用途~







今早與一位醫學院的教授聊天時~才刻意問了一下關於”黃助教”這類醫生的主張~


我:一位醫生會不知道發霉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嗎?而對人說.吃了健康無礙?

他:就算上課打磕睡.也不會不知道發霉食品就是壞了~醫生基於”道德良知”應該不會這樣跟人說啦


我:黴菌繁殖.生長的過程~有醫生不知道.這可能嗎?

他:這算是比較基楚的課程~大概畢業後都還給老師了吧~


我:可是網路上真的有位”醫生”說發霉是正常的.對健康不會有影響

他:@#%^&*~ (嚴肅的神情)網路上許多言論都是不負責任的.你說的這位”醫生”

可能不是真的醫生吧!
2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195# brownsheep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係統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1NTU00252003%22.&searchmode=basic
   
摘要:
普洱茶是選用雲南大葉種茶菁製成,屬於後發酵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特殊的陳香,除此之外,
並以具有特殊生理功效而聞名。本研究室曾在衛生署的補助下研究發現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及
延緩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之功效,故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茶學界之研究認為普洱茶的形成,
包括(一)茶葉”自身氧化”、”酵素促氧化”及微生物的作用等。參與的微生物包括
Aspergillus and Penicillium species,此二屬已知會產生黴菌毒素,因此本研究的目的
(二)是探討普洱茶中可能存在的四種黴菌毒素-
黃麴毒素(aflatoxins)、黃黴毒素(sterigmatocystin)、赭麴毒素(ochratoxin A)和橘毒素(citrinin),
本研究首先進行分析方法之確立,再抽驗各種普洱茶樣品 (44件) 檢驗其含量,普洱茶樣品來源有
(三)一般傳統市場與商店,所有44件樣品均未發現有此四種黴菌毒素存在。

本研究亦進行渥堆模擬試驗,將雲南大葉種毛茶分成三組,其中二組分別是滅菌過 (A組) 與未滅菌 (B組) 的茶菁將其接種Aspergillus flavus,另一組是未接菌種的控制組 (C組)。此外以花生為對照組(D組),確認接種A. flavus後會有黃麴毒素的產生。分別於5、10、15、20及25天取出樣品測定黃麴毒素,花生的黃麴毒素含量於第20天達最高峰(12,173μg/kg),而後下降。接種A. flavus的毛茶中只有滅過菌的A組有檢出黃麴毒素(1.05μg/kg),且其量低於衛生標準,其餘B及C組皆未檢出黃麴毒素。






這篇論文被引用次數~驚人~~”被拿來扭曲解讀的狀況更是驚人”




上列論文摘要第一點:茶葉自身氧化、酵素促氧化及微生物的作用等。

清楚的說明了普洱茶發酵~並非完全依賴”菌類”

少數反對派人士~一方面”引用此論文~為其背書”~

一方面則是批評”小弟之檢驗報告菌叢數過低”~卻又主張茶葉主要是靠菌類發酵~

這不明擺著”胡說八道”

發霉(大量繁殖長出霉斑肉眼可見)菌叢數尚且如此之低~何況未發霉的普洱茶~

引用他人的論文背書~又片面的否定他人的論文~真的是只有”白痴”才幹得出來的事



上列論文摘要第二點:是探討普洱茶中可能存在的四種黴菌毒素-

按摘要中說明~僅係針對這”四種黴菌毒素”做檢驗~

卻被扭曲解毒為~沒有任何黴菌毒素~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研究所指出~”已知的黴菌毒素約二百種”




這類學術論文~並沒什麼好質疑的地方~因為來龍去脈交待的非常清楚~

人們會不信任的是~將之扭曲解讀之人~

利用一般人對跨領域知識專業匱乏的尊重甚至噤言心理,而不敢質疑之。(此段恭錄說難兄文

進行扭曲事實~顛倒黑白
3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圓仔花

  • 射過溪

TOP

回復 203# brownsheep



黴菌毒素之危害及控制
Risk and Control of Mycotoxin
黃錦城 資深研究員~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http://www.firdi.org.tw/2/foodmagz/food_magz_201004-1.pdf


目前發現約有164種黴菌能產生大約 200 多種黴菌毒素。各種黴菌毒素的毒性和致病性差異很大,

有些黴菌毒素的毒性甚強,動物急性中毒時,會立刻造成死亡;慢性的中毒時,

會造成癌症和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傷,甚至死亡。

有些黴菌毒素的毒性很弱,除非中毒量極高,才會使動物發病中毒,甚至有些黴菌毒素的毒性不但

非常低,且其本身又具有抑菌或其他醫療等用途。

一般而言,黴菌的生長和黴菌毒素的產生會依溫度、濕度和pH值條件之不同而異,所以


在亞熱帶地區特別容易導致黴菌的繁殖,而造成黴菌毒素污染。

相同的黴菌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有時會產生不同的毒素,如Fusarium在8~18℃時會產生

T-2鐮刀黴菌毒素,而在15℃時則產生ZEA毒素;Aspergillus flavus 在 28℃以下不會產生黃麴毒

素 B1。黴菌通常無法在水份活性低於 0.68 的情況下生存。雖然每一種黴菌有其最適生長 pH

值,但對酸、鹼的耐力則是相當強,因此酸鹼值對黴菌的影響不大。相同的黴菌在不同的空氣

條件下,會產生化學結構完全不同的毒素,如Fusarium在二氧化碳充足時會產生脫氧雪腐鐮刀

菌烯醇(DON)毒素,而在氧氣充足時則產生ZEA毒素。





乾燥環境之中的黴菌~是呈現休眠狀態的~不會(或微量)產生代謝物質~

潮濕環境下的黴菌~是甦醒過來的狀態~大量繁殖中~也絕對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物質~

這些知識~透過發達的網路~讓茶友隨手可得(能上論壇者都可輕易取得)就看您~

選擇盲從~或是覺醒罷了~


為何有人”相信論文~卻不信倉茶?~因為論文是”針對少數幾種”黴菌毒素做檢驗~

”並非全面性針對這200多種”黴菌毒素做檢驗~

您搞錯了~並沒有人反對這些學術論文~而是反對”投機份子”拿這些僅針對少數幾種黴菌毒素做研究的~

專業的學術論文~來”以偏蓋全”的說明絕對安全~

若有朝一日~有個金主肯花大錢~挑選幾種不同環境下產生霉變的普洱茶~

並將之送檢~全面性的200多種毒素~都驗過~那才是對茶人具有正面~實質的效用~~



否則不斷的張貼各校論文~甚至引用國外機構的研究~~全都是針對”某幾種”有何意義?

難到張貼者~看不見各篇研究內容~都是針對某部份~而非全面性檢驗的嗎?
3

評分人數

  • UMC

  • 小神童

  • 射過溪

TOP

回復 208# 大庄


    小弟這兒有幾顆”重倉沱茶”~您有空的話.要不~幫忙派一下囉~

 (已怖滿霉斑.保證夠重倉)~

TOP

回復 211# stanlai2002


   

在幹倉條件下進行的長時間、自然、緩慢的自動氧化和酸性氧化

共同氧化的後發酵陳化過程,而在”濕倉””渥堆”條件蔔進行的是

人工快速的自動氧化和真菌作用共同進行的後發酵陳化過程

詳細拜讀完~您所引用之各專家學者研究報告後~

發現~各篇所載之內容為”渥堆”~且經由您所張貼渥堆期間各項檢測數據~


讓我們知道~裡頭含有那些物質(或微生物)~感謝您的資訊

唯此帖211樓(上方三排紅字內”藍色標明處”)當中之”濕倉”二字~

於各項研究中並未提及~(提及的名詞為”濕熱”做用)~

明顯係有心人士以原文中”濕熱”改以”濕倉”替代之~欲誤導”您我他”之視聽~

”渥堆熟茶”~均已如您所張貼之圖片~有著嚴謹的檢驗及~人工管控

然而”濕倉生茶”~來路不明~無人知係由何人?~何商家?~何倉庫?~進行二次加工


更無如您所張貼之 檢測~監控~~”渥堆|濕倉”其兩者最大之差異便於此~

3

評分人數

  • UMC

  • 射過溪

  • 小神童

TOP

小弟親手做過釀酒與酵素還有多種發酵過程.....兄一直把自然發酵看得如此深奧實乃缺乏親歷過程的經驗所致 ...
stanlai2002 發表於 2012-7-6 12:17



    ㄟ~~~~小弟本身是老廣~所謂醃漬物~釀造~過”那些食品”

應該就無需多做描述了~但”實在未曾見過任何發霉現像”

順道一提~許多茶友~以”香港人”都愛喝熟茶~倉茶~來為”臭曝味”背書~

小弟也深感不以為然~

世界各地~只要有華人~絕對有”粵菜”~老廣出了名的嘴叼~

”菊花”便是為了掩蓋這些不好聞的”雜味”~請大家明鑑~



晚些再向您報告~醬油等~豆類發酵食品的~白色物質為何物~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UMC

TOP

兄好
您未見釀造食物有發霉現像係因您看到的是成品,非半成品所致,如醬油釀造過程也是先菌絲滿佈, ...
stanlai2002 發表於 2012-7-6 13:25



    之所以強調自身是老廣~~便是因為這些醃漬物~釀造物~

小弟都有不少~親身參與製造之經驗~
2

評分人數

  • 大庄

  • 圓仔花

TOP

兄好
您未見釀造食物有發霉現像係因您看到的是成品,非半成品所致,如醬油釀造過程也是先菌絲滿佈, ...
stanlai2002 發表於 2012-7-6 13:25



   
醬油真的是發霉嗎?~

人類於外太空探險很久了~(科技日新月異)~用這些科學~還給醬油一個清白吧~




黃豆發酵製品中,由於酵素作用,大豆中的蛋白質會被切成許多不同種類的小胺基酸,在這一、二十種胺基酸中,

有兩種胺基酸不易溶於水中,分別是酪胺酸(tyrosine)與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

根據研究,白點便是酪胺酸加上少量的苯丙胺酸所構成,當這兩種胺基酸在發酵湯汁中含量過高,超出湯汁所能溶解的極限時,

便會形成白色顆粒結晶析出,也就是常被誤以為發霉的白色斑點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 ... 120014353047005.htm

2010-04-01 文 財團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營養師 李佩霓‧參考資料 第39期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包括”醬油”都是此現像~~或可稱之為”傳統迷思”吧~
1

評分人數

TOP

鳥兄你也太博學了吧^^   威望 + 5 金錢 + 50 T元



哈哈哈~說博學~不如說是”愛吃”來得恰當些~

為何要自行”醃漬”?~因為這類食品經過工廠大規模生產後~

總是犧牲了某些傳統的”口味”~有些就得自個兒來~


幼稚園頭一回品嘗了”三杯香肉”雖然早已忘記是”怎麼個香”

可是深刻的記憶之中~卻仍是一個”香”字~

記得於某篇烏大提到”魚翅|鮑魚”~小弟便道~鮑魚非得鮮活的才讚~

搞不懂~罐頭鮑怎麼那麼多人當寶~

兄可曾聽過廣東名菜”龍虎鳳”~有機會去嘗嘗~

保證您嘗過之後~終身難忘~
3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大庄

  • 瑩瑩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