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趙莊朱泥 - 朱泥的探索

趙莊朱泥 - 朱泥的探索取自趙莊的原礦朱泥
再經長時的陳腐與精練
輔以一絲不苟的全手工法
在窯洞裡一次次的浴火重生
不須印款來彰顯他的不凡價值
一直是古今茶人最佳的侍茶利器

這就是朱泥小品 .

近代朱泥礦主產自趙莊 與小煤窯兩地.
約在1998年與黃龍山四號井一同全面禁採.
傳承古法手工練制.原礦搗碎、研磨、漿溶而成.
所有泥料中最難掌握與成型就是朱泥.不良率也最高.
收縮比達80%要完美呈現做工與泥質須經2次以上窯燒.
傳世美器在泥工型韻的搭配.迴異於名家與造型為主要認定.
古云 : 壺尚孟臣壺所指就是朱泥小品.注湯品茗能更揚香甜柔順.

朱泥,在《楊羨名陶錄》中又稱“石黃泥”,由明清至今礦藏量分佈仍豐富廣泛,但如今其中絕質佳品已甚為稀有珍貴。在趙莊、紅衛小煤窯、等處仍有朱泥出產。但約在 1998 年就與黃龍山四號井一樣 . 全部封閉禁挖禁採 . 原挖掘成大窟窿的礦址現已是一塘水池 . 而現今所存的原礦泥料相當有限 . 據當地從業人員的推估如依過去的製壺量 (每月 2-300把)僅可再生產 7-8 年 . 不過近幾個月新增加投入創作的作者甚多 . 恐怕時間會再縮短許多...


已成大水池的主礦區…  此圖是黃龍山礦區的水池



”趙莊朱泥乃朱泥中的極品”為世所公論,而現在眾所議論的“黃龍山富產朱泥”之說,嚴格說來那些都是牽強附會之說,深究的話黃龍山出產的大多只是紫泥、少量紅泥,而其中的朱泥只占微量且品質不佳。
好多人會把朱泥與紅泥混為一談,其實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細論起來,朱泥屬於紅泥,乃是紅泥中的精品,故並不是所有紅泥都屬於朱泥範疇的,朱泥只是在紅泥中占到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好的純朱泥礦歷年來就非常少、非常名貴,在幾個朱泥礦區採掘到的朱泥,目前還是屬在宜興任墅趙莊山(西山礦區)大黃石與大黃石之間的夾層內所開採出來的嫩泥,叫石黃嫩泥,泥礦呈土黃色,開採困難最高,產量最少,泥質最好,以前的價格高過紫砂泥的數十倍,朱泥礦源有限,尋礦都是很艱難,再加上採掘困難高,開採到的純朱泥礦都是以斤兩計價出售的。純正朱泥之所以這麼稀有,是因為礦的形成受環境地理因素影響極大。
朱泥深得玩壺人士喜愛 , 主因有 : 其燒成後胎色朱紅鮮麗再經泡養更顯光彩透豔,不須過多花樣鋪陳 . 多呈光貨壺型 . 壺體小巧細緻如纖纖閨秀 . 因為是一目了然 . 所以壺身每一部位的修飾與角度若有一絲茍且就無法掩飾遁形 .
在製作和燒成過程中,純朱泥壺的破損率甚高 ,製壺者和生產商一直視為高難度的產品,做朱泥壺的工價也一直居高不下,在歷史上至今很少人用純正的朱泥礦製作朱泥壺 . 市場上許多添加鐵紅粉所謂的朱泥壺,嚴格來說只是紅色的壺,實質並非真正的朱泥。

遵循古代練制的朱泥,採用夾層內所開採出來的石黃嫩泥,絕不添加任何泥料及化工原料將石黃嫩泥原礦搗碎、研磨、漿溶而成 . 採取明清代傳承的古法手工練制,少數以機械真空練泥;窯燒後呈黃紅色,呈現朱光,擊之鏗鏘聲似玉,觸若溫

朱泥礦土



朱泥與紅土



朱泥與添加物的不同



趙莊朱泥-秋水



朱泥有添加物



朱泥加氧化鐵



泡養前後的變化

此是 2 年前所發表的資料  .
一部份是產地第一手資料  . 一部份是國內 著名陶藝家在80"末 90"初所發表過的研究資料
壺友如對朱泥有興趣可加減參考 ...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1111&extra=page%3D4

TOP

感謝分享

TOP

林大常聽一些仙角及老班的傳授,純朱泥燒成之後除了是呈黃紅色[或是有一點橘胎]又因為朱泥收縮比甚大所以壺表面會有皺紋,但是看了林大所po的三隻壺[秋水、啜球及三足水平]並沒有很明顯的皺紋,可以指導嗎?

TOP

泡養後變化的色是否像朱泥加氧化鐵?

TOP

林大常聽一些仙角及老班的傳授,純朱泥燒成之後除了是呈黃紅色[或是有一點橘胎]又因為朱泥收縮比甚大所以壺表面會有皺紋,但是看了林大所po的三隻壺[秋水、啜球及三足水平]並沒有很明顯的皺紋,可以指導嗎?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16 10:48


兄好 :

我們都是愛壺人一起探討研究與分享資料 . 不敢說指導 ...

原礦朱泥的收縮比在 20 %上下 .  有些會有收縮紋但並非都有 . 古壺也是如此 . 關鍵在 泥料本身 與 做工修飾 與 窯燒溫度  .  
自古朱泥礦比其他泥料少很多很多 . 一般夾雜在嫩泥層之間 . 趙莊朱泥出現收縮紋較少 .  小煤窯與過去一廠四號井極少量的朱泥收縮都較明顯 .
做工上 壺身表面的緊實度高收縮紋就較少或無 .  緊實度低就會比較明顯 .
窯燒溫度高也會表較明顯 .

認真說 : 目前整個丁山願意又能充分掌握朱泥泥性 或說 專做朱泥的陶手是很少的 . 2008 年 小弟拜訪時初步訪查得知當時僅約 1-20人 . 雖然有許多陶手會嘗試製做 . 但常在掌握不到泥料特性破損率太高的情況下僅短暫做了幾批就放棄了 ... 在 2004 - 2006 我曾請國家級助理工藝師 承建老師做過一系列的朱泥小品 . 結果也是 7成左右的成功率 後來也不願再做 . 之後又請 另一新秀陶手國家級美術員 (陳國良的姪子) 陸志雲 老師做過幾批之後也因為破損率太高不願再做  ...

曾見書上記錄說朱泥的窯燒溫度在  1100 -1120度 . 但我問現今仍做朱泥壺的陶手說最適當的溫度在 1090上下 . 他們說上下 2-5度對紫砂 與紅土影響不大 . 但對朱泥可就很嚴重 . 這點他們很要求 ...

泥色部份 . 每個礦區泥料特色不同 . 小煤窯泥色較豔紅泥料中帶有黃雞眼 (石黃細砂) . 趙莊泥色較橘黃也較細膩  ... 不過泥色會因為窯溫高低而有不同 .

要穩定品質 . 許多條件的找到適合並且要穩定 . 不可任意變動 . 如果以紅土 或 紫砂 的窯燒溫度 則朱泥壺就難成功燒成 . 這是須專門為之的工程 ...

簡述之

TOP

林大感謝您精闢的解說,也就是說有無皺紋並不是朱泥壺的唯一判別標準,那壺蓋牆之厚薄及壺身之胎厚薄是不是也是判別標準之ㄧ。

TOP

感謝分享     

TOP

林大感謝您精闢的解說,也就是說有無皺紋並不是朱泥壺的唯一判別標準,那壺蓋牆之厚薄及壺身之胎厚薄是不是也是判別標準之ㄧ。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16 12:39



兄好 :

胎的厚薄 與 泥料無關 . 是陶手的做工問題 .
做一把壺...胎厚容易胎薄難 . 朱泥更是如此 .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