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故事(35期普洱壺藝文章-1)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0-11-29 02:37 編輯

轉帖,帖中的圖片可能兩天內就會消失,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jw!87 ... 3955&sc=1#13969


序1:以下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在『普洱壺藝』第35期雜誌上,雜誌文章有經過社方小小的修改內容,而文章內的照片也由雜誌社的美編人員重新拍照,而本文乃是烏魯木齊原汁原味(照片也是我拍的),歡迎大家參觀比較。

序2:35期雜誌文章中的99/00易昌號小餅(100公克)被美編人員的誤植成03年易昌號小餅(兩者外表太相似了)經過詢問後得知是美編人員忙中有錯,並非故意。本文內所拍的圖片才是真正的99/00易昌號小餅,兩者的茶質和價格有點差距,為免看官誤認,先此通告。




本文開始


在網路上常常見到資深的茶友告誡新進茶友一件事:買普洱茶要用喝的(喝茶質),用看的(看真偽),還要用聞的(聞倉儲),就是不能用聽的(聽故事)。



確實如此!一片茶可以用口舌來斷好壞,可以用端詳來辨真偽,可以用氣息來明狀態,就是千萬不能用耳朵聽茶商天花亂墜,把明明是一片不怎樣的庸茶用『糊壘壘』的故事包裝成一片彷彿不世出的傳奇,然後騙你花大錢把它捧回家放在神桌上每天三支香頂禮奉拜....



咦?茶不是買來喝的麼?為何還要花大錢買回家每天三支香頂禮奉拜?唉,還不是茶商說的>>>他說此茶乃天降神物...是某茶莊主 人在一百多年前依夢前往雲南某不知名荒山收購而得...(故事太長,略過)...此山之茶樹均高三十丈,樹齡平均三千年...(略)...乃集天地靈氣長 成之物...(略)...原為紫禁城貢品...(略)...老佛爺的最愛...(略)...奈何發生庚子拳亂...(略)...歷經八國聯軍搶奪而流落人 間...(略)...躲過鴉片戰爭的砲火...(略)...又經文革紅衛兵蹂躪而倖存...(略)...隨著國民黨撤退來台...(略)...最後落在專 業收藏家手上三十幾年...(略)...保證『純乾倉』...如今讓你買走了...這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能吃的古董』難道沒有資格放在你家供桌上每天 享用三支清香?啊?...你問我有何證據?你沒看見三公斤的大茶磚上明明白白打印著『1900』四個大字??你買回家有空的時候自己翻翻歷史書吧,看我說 的是真不真。(註:1900那年發生庚子拳亂/義和團事件)



上面這個故事是真的麼?當然不是。不過人真是一個矛盾的動物,越是平凡的東西,越沒有興趣,越是穿腸毒藥,越想花大錢買來試一試,以致於荒誕不羈的普洱傳奇左右橫行而喝普人依舊樂此不疲,這就是人的天性呀。



其實我認為普洱茶有故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關係,人吃五穀雜糧尚且要配菜配湯了,喝普洱茶這種閒情逸事,尤其是喝老普洱,怎麼能不來點茶餘飯後的傳奇故事?重點是,喝茶人要把這些故事分別清楚,什麼故事是真的(可以驗證的),什麼故事是假的(天花亂墜的),什麼故事是無傷大雅的民間傳說,什麼故事是 茶商要挖你白花花鈔票的穿腸毒藥,如此而已。



現在也讓我來講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約西元1999年),有個地方叫做『遠的要命王國』(Kingdom of far far away---翻譯成中文為>>>中國/雲南),那裡山明水秀四季如春,人民純樸而且安居樂業,一切看起來多麼的美好,但是事情卻在不 起眼的地方悄悄的發生了...因為有人正在發動一場革命!!沒錯,那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樹茶革命』。



其實第一次革命早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前幾年(大約1994-1995年)就開始醞釀了,那時候有一位台灣來的教授出了一本『普洱茶』茶書,書中盡 說普洱老茶多好多好,又說大樹喬木茶多好多好,還說了易武茶多好多好...云云,同時間另一個台灣來的茶人也到了易武鄉考察,順便也做了少量的茶品問世。 不過因為茶品數量勢單力薄,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廣泛的回應(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先不討論),但是以上這些動作已經為整個市場的動盪下了一個重要的伏筆。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普洱茶』一書問世後,有關品飲普洱茶的風氣漸漸熱了起來,加上當時網路開始普及,於是普洱茶這種俗稱『臭普茶』的舊東 西竟然在各種因緣聚合下得了『猛爆性流感』迅速發燒起來,一時間大家心中都想搞一點傳說中的易武喬木大樹茶過癮,這個現象如同平地一春雷般震動了某些對市 場敏感的人心----原來,那些在深山內荒廢許久且滿山遍野根本沒有人要的大樹茶也是有點市場噱頭的----其中最富市場敏感度的當屬富華公司(中茶深圳 分公司),於是上報到上級單位中茶公司說他要訂購一批純料的野生茶來賣,中茶公司收到訂單後便把這個任務分配給原本專做綠茶的大渡崗茶廠,要茶廠去易武茶 區收集大樹茶毛料壓成普洱餅茶給深圳交貨,並且給了大渡崗茶廠有史以來最高的訂購價(當時易武地區大樹茶的收購價約為一公斤6塊人民幣,中茶公司卻給了大 渡崗茶廠三倍左右的訂購價)。在有利可圖的狀況下,大渡崗廠長你真行先生(音譯)馬上委派時任供銷科的科長真釋懷(音譯)先生到易武茶區收料。問題來了, 所謂一公斤六元的收購價是平時農民閒暇時期為了貼補家用『加減賺』的工資,但是現在要農民放下工作專門到山上採大樹茶毛料,那可是要另外一個價位了... 總算,真釋懷科長不負所託在易武搞回來一批毛料,並且壓成了『首批雲南元寶七子餅茶』完成交貨任務,只不過,事後你真行廠長把算盤拿來撥一撥,發覺實際的利潤並沒有想像中的高(雇請茶農專門上山採野生茶的成本很高),於是在中茶公司的第二波任務下來的時候,你真行廠長靈 光一閃動了歪腦筋----他把自家生產的大渡崗台地綠茶毛料偷偷的加入野生茶毛料中節省成本,如此一來利潤馬上加倍!(果然你真行!)




(外觀雄偉裡面破舊的大度崗茶廠)

這一批有加料的『第二批雲南元寶七子餅茶』 後來也交到了富華公司的手上,卻馬上被時任富華公司的業務太英俊(音譯)發覺有異!!由於富華公司對這批加了綠茶料的普洱茶並不滿意,於是乾脆讓太英俊先 生直接跟當時負責下鄉收集易武大樹毛料的供銷科科長真釋懷先生下訂單,由真釋懷先生另行在大渡崗茶廠的正對面成立昌泰茶行壓製了一批純正易武大樹餅茶交貨 給富華公司,這批茶鼎鼎有名,就是『宋體版的99易昌號』和少量的『99易昌小餅』『99易昌磚』『99易昌沱』。 而昌泰茶行也因為這一批茶品的品質優良而聲名大噪,在短短的數年之間捉住機遇強攻普洱茶市場的市佔率成為繼勐海/下關兩大廠之外的老三地位....至於大 渡岡茶廠的命運呢?機關算盡的你真行廠長當初以為『偷茶換料』可以為大渡崗茶廠小賺一筆,想不到棋失一著反而因小失大,白白的把名利雙收的大好機會讓給了 昌泰茶行,自己從此落得只能守在破舊的廠區內渡小月,眼巴巴望著正對面的昌泰茶行賺大錢...世道詭譎如此,讓人讀來不免欷噓。




(在大度崗茶廠正對面的昌泰茶行,因為99易昌號一舉成名)


前 面我說過,喝茶,尤其是喝普洱茶聽人講故事真是正常不過了。為什麼『故事滿街有/普洱茶最多?』那是因為普洱茶有形有狀又有內飛和外包裝紙等歷史證據,只 要沒有喝光總會留下把柄供人討論(散茶就沒有這種優勢了)。因此,喝茶聽故事並不是一件壞事,重要的是喝茶人要有能力去分辨故事的可信度,若您有正確的方 法,徹底的實施『以人追茶,以茶追史』,相信普洱故事的真偽必定能夠大白也。





好了,故事說完了,接著我要進入本篇文章的主題---前面不是說了麼,故事不要聽聽就好,最好能夠徹底實施『以人追茶,以茶追史』的考據功夫,如此才能蓋棺論定所謂的『故事』究竟是真有此事或只是茶商拿來忽悠的騙人把戲。




主題一>>>2000年崗綠餅茶(大渡崗茶廠出品)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片茶太好玩了!!前一陣子我在我部落格內寫了一系列文章,討論到現今『普洱茶綠茶化』的問題,這個話題同樣也在台灣T4U茶論壇 上引起爭論,有些茶商似乎非常討厭我用『普洱茶綠茶化』這六個字,要求我找出一片真正綠茶普洱給他看,於是我透過了雜誌社的梁先生終於在香港某茶行找到這 一片茶。此茶在包裝紙上面清楚的寫了『崗綠餅茶』表明他就是綠茶做的普洱餅茶,這還不打緊,最好玩的是這餅茶的內票中清楚的記載了許多有趣的史料...現 節錄如下:


崗綠餅茶。崗綠餅茶俗稱崗綠茶,曾多次榮獲國優/省優產品,並被認定為是綠色食品和生態食品。目前根據茶廠調 查,假冒崗綠茶充斥市場,僅在昆明/曲靖/昭通/大理就有近4000頓假冒崗綠茶,而正牌崗綠茶每年只有800-1000頓投放市場。我們已查處的兩家印 刷"崗綠茶"袋子就達3200頓。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和消費者喜愛,以防假冒,讓消費者喝到真正的崗綠茶,近期,茶廠購進先進設備,將原有"崗綠茶"改為" 崗綠餅茶",來代替原有"崗綠茶"一二三級。崗綠餅茶外型圓韌,白毫顯露,內質熟板栗香,有天然蘭茶香味,湯色黃綠明亮,不起茶垢,滋味鮮濃回甜,便於存 放攜帶。在每個茶中...(略)



好玩吧。從這張內票中我們可以得知幾樣事實---

1.大渡崗綠茶原本是袋裝形式。

2.市場仿冒者盛。

3.近期(2000年前)茶廠購進設備開始生產餅茶。

4.此茶出廠時的特色是『白毫顯露,內質熟板栗香,有天然蘭茶香味,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濃回甜』...



其中,第三點和第四點是值得注意的。大渡崗茶廠在2000年以前購入設備開始生產餅茶的原因到底是因為『以防假冒,故改袋茶為餅茶』還是『為了完成 上級交代的任務,故買機器生產首批易武大樹茶』還是『只因生產兩批大樹茶交貨後接著失去訂單,為防機器閒置只好把綠茶也壓成餅茶行銷市場』我們並不清楚, 但是從上面的內容中我們得知大渡崗茶廠是在2000年前不久才有了壓制餅茶的設備。另外,內票也顯示了崗綠餅茶出廠時的茶湯滋味(綠茶滋味),如今時光已 過十年,能夠重新驗證當年純料綠茶做出來的餅茶的陳化結果,不禁讓我內心激動!!






開包


此茶沒有內飛,除了外包裝紙和那一張特殊的內票之外,沒有別的可以辨識之處,不過,光從餅面可以看得出來,此餅幾乎都是嫩芽取材(背面也是),這是當然的,綠茶不嫩就不叫綠茶了。

說實在的要喝這茶之前我的內心有點激動,因為,普洱茶界近十年來老是吵著『綠茶做成的普洱到底好不好喝?』這個話題,儘管大家各執一詞,卻沒有人能夠真正搞到一片陳期10年的陳年綠茶餅來做品飲報告,如今這杯『綠茶普洱』茶湯就在我的眼前,如何不教我興奮??


開湯

熱水一沖馬上聞到一陣非常高揚的香氣,那是花香結合著些微的老陳香,我聞到後心中不禁一突...好迷人的香味呀,看來用綠茶做出來的普洱茶也不差嘛!



我很興奮!!然而茶湯入口後,那一陣興奮竟然在一瞬間『恍然大悟』了起來...原來,原來如此。我喃喃自語。

此茶雖然香,但是入口後第一個感受竟然是『苦』,那種苦很直接,從舌尖闖到喉底,吞不進,嚥不下。另外,此茶不僅苦它還帶酸,那個酸也去不掉,伴隨著苦到處流竄,而且,茶湯冷了之後...更酸更苦。我喝了一口後喃喃自語,那是因為我發覺市面上似乎有許多茶竟然有這種影子,


此茶喝過後,我感覺我的品飲功力彷彿增加了一甲子。







葉底,有點張不開。







主題二:第二批雲南元寶七子餅茶(大渡崗茶廠出品)


喝過了純粹由綠茶做成的『崗綠餅茶』後,接著我要以倒述法的方式往前推,帶大家見識一下當年由大渡崗茶廠你真行廠長所拼配出來的『大樹茶加綠茶』,也就是第二批元寶七子餅茶的滋味如何??






不過在喝第二批元寶七子餅茶之前,我想跟大家閒聊一下該如何分辨第一批和第二批元寶茶的外表特徵。

說實在的,若光從餅面看來,第一批和第二批元寶茶長的幾乎一模一樣,不論條索/餅模/底窩等都如出一轍,甚至連外包裝紙都很相通,為一明顯不同就是兩者的『內票』了。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到,第二批元寶茶的內票是小字體的,上面寫著『雲南西雙版納大度崗元寶七子餅茶』。





看完了第二批元寶茶的外部特徵,緊接著來開湯吧。

同樣取六公克的置茶量,每泡一分鐘熱水沖入






茶湯的水味和雜味很重,應該是倉儲有點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拼配了過於乾燥(烘過)的綠茶毛料,導致很容易吸取環境的異味。湯色較濁,喝起來...香不揚,水不甜,味不顯,微苦不化,我個人認為是個失敗的作品。







第二批元寶七子餅茶的葉底,提供參考。




主題三:首批雲南元寶七子餅茶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一片茶非常的難找,目前在台灣藏家手上的幾乎多是第二批元寶茶(加了綠茶料的),真正的純粹使用易武大樹料的首批元寶茶非常少見 (大多在對岸茶商的手上,而且入了濕倉),唯一可以辨識首批跟第二批的明顯特徵除了外包裝紙的螢光色印刷字體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張內票了---內票上 面以大字體寫著『雲南大葉野生青餅』。


為什麼我說這片茶很珍貴,因為他是有史可查的國營廠的第一片純料大樹茶,比99易昌號和99綠大樹的生產時間都還早幾個月,再加上他的數量稀少(純 乾倉更少),且外型上難以跟第二批元寶茶辨識,所以如果能夠收藏到一片真正的首批大度崗元寶茶,相信是對收藏家們的一大挑戰吧。


此茶我在普洱壺藝第32期的華山論茶中有評過,因為該單元是採盲飲方式,得出的評語應該尚稱公允,現節錄當時的品飲心得如下>>>

自然倉。此茶很香(老茶香)!茶湯柔和而飽滿,穩重,厚水,有梅子味,很優良的倉儲。此茶有品飲樂趣,唯一的小缺點是掉水稍快,應該是90年代的茶品,此茶我給他9分(1998-2002共17樣茶品中的第四名)




主題四:宋體版(首批)99易昌號


這一片茶就是與99藍黑票綠大樹齊名的99易昌號(宋體版/正體版),可惜現在的零售價已經不能跟99綠大樹(藍黑票)並駕齊驅了,但是聽說當年此茶的出廠價比99綠大樹還貴上一倍哩...至少我在01年買到的價錢99易昌號也比99綠大樹貴上100元。





99易昌號的價錢上不去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99綠大樹有主力在炒作,第二個因素是99易昌號的包裝紙比較薄而容易破,且整體品相普遍較 差。例如這一片---有紙蟲咬過,餅面上還有少許類似入倉的痕跡---沒錯,大部分的99易昌號(宋體版)幾乎是受了潮的,雖然受潮的程度很輕微,但是在 『視覺系』的收藏人眼中,此茶就不如純乾倉的99藍黑票綠大樹看起來順眼了。


根據故事的說法,當年富華公司收到來自大度崗茶廠的第二批元寶七子餅後,發覺被摻了綠茶,心裡很不爽,於是派了業務員太英俊先生跟負責收購毛料的供 銷科長真釋懷先生聯繫,直接下訂單給由真釋懷先生另外成立的昌泰茶行,昌泰茶行做出來的第一批純料易武大樹茶就是這一批宋體版99易昌號!但因為昌泰茶行 開成立的時候頗為匆促,導致茶品的規格/型號很亂,除了生產餅茶,還生產了極少量的小餅/磚茶/沱茶,而宋體版的99易昌號還分成了極品/精品/正品等, 讓人頗為混亂,不過經過十年的品飲經驗後,眾人認為宋體版的極品和精品是較優的,而正品的品質較差些。




這片茶我喝過無數次,在我的部落格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另外在普洱壺藝的32期華山論茶中也有評過,因為華山論茶是採盲飲方式,而且那一期評論的是1998到2002的好茶總評,所以我對此茶的評語應該會比較客觀,現節錄評語如下>>>

乾倉。此茶香穩,水厚,微酸,味平,喉運深廣回甘反甜,香氣有老味微轉異香,苦澀度低,難得的是有質有味!有著很優的大樹茶口感。是本次茶評的第三名,我同樣給9+的分數。(第一名是99藍黑票綠大樹,第二名是港倉88青餅)





宋體版99易昌號的葉底。

這片茶早期因為運輸和倉儲的原因普遍都受過潮(非故意入倉),但是我認為恰恰因為受了潮反而轉出了一種純乾倉所沒有的茶湯香氣和口感,讓人著迷。又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導致的絕版茶品。





主題五:99(00)易昌號小餅


左邊為99(00)易昌號小餅,右邊為03年易昌號小餅,兩者的印刷字體皆相同,唯一不同處只有『紙質』,故極難分辨。




前面說過,昌泰茶行在接受了富華公司訂製宋體版99易昌號的時候,也利用當時剩餘的毛料壓制了少量的100公克小餅和磚茶/沱茶。只可惜大部分的宋 體版99易昌號在運輸和倉儲的時候受了潮,雖然受潮後的茶湯滋味反而有了神奇的轉化,但是對於追求純~純~純~乾倉的講究人士來說,沒有純乾倉的99易昌 號終究是美中不足的。

對於這一類講究純乾倉的茶人我要說你們有福了!若你們想知道到底純乾倉宋體版99易昌號的味道如何,我可以推薦你們不妨找這一片100公克小餅 ----這餅茶當年被專業的收藏家買下,並且受到良好的倉儲陳化,是研究純乾倉宋體版99易昌號的最佳教材(想要知道純乾倉99易昌號的味道,找這一片就 對了)(這片茶不便宜,本人為了寫這篇文章,把心一橫花了近2000元才買到這片100公克的教材哩!)



茶乾,可以看出100公克小餅的取材比99易昌號稍嫩些。




開湯。

此茶在熱水的催促下仍然散發出少許的煙燻味,但是十年的陳期那股煙燻味已經極淡,若不是純乾倉應該不容易發現。湯色明亮,聞茶湯有一股太陽味加上稻 穀味,有一種豐收的感覺。小口喝入,茶湯的甜度極高,兼具穩重和清爽的口感,異常的順口,茶湯如細水絲綢般滑入喉嚨深處,中等黏稠度,不苦不澀,生津悠 長,連續啜了兩口,腦中馬上浮出一個毫不做作的氣質美女,是我對這片茶的第一印象,也是唯一的心得。






氣質美女本尊現身







好啦,故事講完了,而伴隨著故事所流傳的茶品我也都全部開湯喝過-----從2000年的崗綠餅茶我可以知道純粹綠茶做成的普洱茶的滋味到底如何, 從第二批大渡崗元寶茶我知道當初一項小小錯誤的政策竟然可以從此改變一間茶廠的走向,從首批大渡崗元寶茶我喝到屬於易武鄉大樹茶未經修飾的甜美,從宋體版 99易昌號我喝到一種英雄捉住機遇而崛起的鋒芒....但是英雄總是有太多的不堪,若要深究他內心最純粹的原點,便要從滄海遺珠的100公克易昌號小餅中 去追尋了。


這一篇故事寫來我拉拉雜雜也喝的不少茶,隨著每一片茶湯口感的不同,我也彷彿能夠喝到當年製茶人的心態,所以我的結論是:歷史真相只有一個,或許故事發展和當事者的立場各有不同,然而十年後重新品嚐那些茶品,我驚然的發覺這五片茶的茶湯表現恰都符合製茶人和藏茶人的用心與否!!有心人讀到這裡豈能不引以為鑑?!



哦!差點忘了說,以上內容都是我聽人傳說,若有雷同,也許...純屬巧合。謝謝收看。
12

評分人數

現在的內票都像八股文,哪有這張內票的內容來的生動活潑?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謝謝分享,真是感謝

TOP

長知識了!謝謝........

TOP

精采故事,十年之后,人,茶和事变化如戏。

TOP

受教了,謝謝!
ulumochi兄文中及另一茶人之故事,再說來聽聽,以增廣見聞。
期待了

TOP

有看  有補  故事說的好...讚

TOP

回復 2# ulumochi


    在之前本版99茶會那一帖有請教過小凱兄有關大渡崗首批的問題
    在44樓小凱兄貼了首批大渡崗的外包
    詳見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1316&extra=page%3D12&page=5

    小凱兄貼的首批跟u大您的首批是不太一樣的,可是我記的以前貫兄在舊論壇也有一篇有關大渡崗的文章
    首批的照片跟小凱兄的一樣.....所以現在充滿疑問????

TOP

回復  ulumochi


    在之前本版99茶會那一帖有請教過小凱兄有關大渡崗首批的問題
    在44樓小凱兄貼了 ...
kuan 發表於 2010-11-29 10:06



   
第一批大渡崗的內飛是浮貼的,茶餅本身沒有內飛
而包裝紙從照片中很難正確的分辨(可能會有色偏問題)

不過您可以從口感去分辨它
第一批大渡崗的味道跟99易昌號(宋体版)/99易昌號小餅的味道基本上是一樣的
都是陳世懷先生在易武收的料
如果味道有落差
那應該就是第二批大渡崗了

TOP

聽故事!長見識
期待下文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