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196# ulumochi









一個是2010年  一個是06年  相差4年時間 猜猜看 哪一個是潮水茶
口感落差當然更大  香氣也是如此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5

評分人數

  • tedin5313

  • 圓仔花

  • 射過溪

  • 瑩瑩

  • 容爸

TOP

樹木成長不是看高度  而是看樹徑 細說研判當然還有樹幹風化程度 論壇上有很多專家如 球王兄 下港人兄對樹種成長都有很專業的看法
一般樹木播種實生苗第1年大約30公分高  5年可生長到3公尺高 樹幹直徑3到5公分粗細  當然旁枝也就更細了 也不會有太多的旁枝樹葉 也因為如此 也就較無經濟價值 所以必須疏葉 剃枝 讓它長的更茂盛
我想號級茶的茶青是大樹或台地茶 還是滿天星 50到100年的這些茶樹 都不可能使用 以當下看到茶葉栽種的方式  樹木的大小 時間點應該更早期的大樹 及現在所看到的滿天星是並存的  易武 時間點應該更早期的大樹 及現在所看到的滿天星是並存的  易武茶區興盛 不只是號級茶的時代 那早期得茶樹跑去哪裡了  
如果就經濟的論調 當然想辦法增產  滿天星的產生也就是如此  那更早期會如何處理  老樹長不好占空間挖掉種新的 1顆變2顆3顆 所以產生大小不一的茶園生態
有到過茶區的茶友應該都有看到一種情形 現在很多茶產區 也種了很多新苗 是想 30  50  100年以後 會是什麼情況 現在是大家要大樹  幾年以後跟台灣一樣  就變小樹了
現在大家喝到的大樹茶  真的叫純料大樹嗎  沒有混到嗎  有些是無法避免的 比例原則可能是較客觀的 至於刻意混拼的就不論了
至於量不足而採購混拼應該也是常規  至於拼什麼東西  就商人的本事了
清朝時期或更早 或許真有潮水發酵的工序 但就號級茶的製程個人就不敢苟同  同 或許真有潮水發酵的工序 但就號級茶的製程個人就不敢苟同  同時我也相信市場導向的不同 但就號級茶的製成個人就不敢苟同  同時我也相信市場導向的不同製程是一定會發生的  就像這2年烘青的改變 不也是為了想改變市場的認同的其中方法之一嗎?  台茶 的製程焙火 樹種不也是改革再改革  意思是一樣的
8

評分人數

  • 老陳

  • 素還真

  • tedin5313

  • 瑩瑩

  • minca

  • 容爸

  • 圓仔花

  • ulumochi

TOP

如果依當地栽培茶樹的方法 及技術  號級茶的主要茶青不會是50到100年之間的樹木  應該更早有可能上推50  100  或200年 更何況他的歷史不會是從號級茶開始的
3

評分人數

  • 老陳

  • tedin5313

  • 容爸

TOP


一,早期沒有大樹小樹的觀念,一律採用(可能性最高,只要有茶就採,所以不強調)
二,早期只採大樹不採小樹(違反常理,因為大樹沒產量又不好採,如果真的只採大樹,沒有理由不強調)
三,早期只採小樹不採大樹(有可能,因為小樹產量高又好採,只採小樹所以沒有必要強調)

認同1的機會是較大的  3個可能性  要看樹齡的認定問題  大小樹依目前的比例問題是大樹大於小樹甚多 過去相信也是這種生態  因此3的可能性不高  如果烏兄有仔細看的話 滿天星的年齡大小是有一定的落差的
2

評分人數

  • tedin5313

  • 老陳

TOP

回復 215# ulumochi

1正常理輪上 工程當然找簡單的施工  工資成本 大於樹材的成本這是一定的
2當時的時空背景  相信小樹是極小部份的 同時更有可能是去老換新的方式進行(依滿天星的生態 樹齡大小  分布)判斷
滿天星茶樹的生態 有比大樹還大的  也有很小的  可以從樹的旁枝大小粗細  樹的表皮皺褶風化程度 當然樹幹本身粗細 去做觀察 至於樹木高低是不準確的   
我所謂得去老換新 可能是茶樹死了 或者太大採摘不方便 或沒有經濟價值 所以去除 種新的
如果依我看到的大樹 依目前大部分採摘的樹種樹形 大部分都不能說是原生型  應該說是經過 修剪過後的產物  也就是經過採摘矮化的樹型(大部分樹 的出枝是錯亂的)當然種子 跟芊插是不同 早期應該沒有芊插吧
大樹說來也是計劃經濟中的漏網之魚 滿天星就是計劃經濟的受災戶  所以距離易武大街越遠的樹越大顆 但不一定越老
6

評分人數

TOP

『勻堆』(這技術在拼配茶中常出現)春茶  夏茶我相信
因為發酵度不同,年份有異,堆在一起顏色不容易均勻
所以才會把毛料堆在一起灑水二次發酵,以求其毛料色澤/品質一致從調色的概念想 2色要相近 應該是a加點或b減點 顏色才可能接近
1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