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1.據我所知,當年的易武鄉長就是張藝先生,呂先生一行人到易武很有可能就是張藝負責招待的,有需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12-5 01:50


不過是1990年代初期的事而已 許多當事人都還健在
呂老師人就在台灣 你若不信拿起電話疑問不就都明白了
這段歷史在愛好普茶的人士中大多早已知曉 尤其雜誌社也專文介紹過
真淳雅如何產生 對近代的普洱茶 尤其是大樹茶的影響
其影響可以說還在進行中 你身為普茶界的大師這種說詞-------------------------



貽   笑  大  方
1

評分人數

  • gm03isme

TOP

回復 151# 羽身
拜腸胃不適及本帖之賜 今天明正言順 理直氣又壯的泡了這顆所剩無幾的緊茶
好久好久沒喝了 應該有超過三年以上了
印象中的葉底色澤與其他號級茶的葉底色澤不太一樣----偏綠 帶點酸菜的色澤
因此我們想這也許與潮水渥堆有關 今晚再看泡開的葉底----如圖所見 幾乎沒有了
其陳化的色澤與一般號級茶的顏色相近
雖然葉底大多破碎 但仍柔軟有彈性
茶乾 2公克  4杯標準70紅土壺 炭燒銅壺煮水
採草堂兄獨門祕笈泡茶法
1-2' 2-3' 3-4' 4-5' 5-6' 6-7' 7-8' 其後隨意沖泡
口感就不赘述了免得被忌妒死
總之 本來胃一直很不舒服的 又餓又飽的好難受
細細地 慢慢的品餟了2小杯後 胃就一股暖意舒緩地讓我感受到
難怪前輩說普洱茶暖胃根  我一直覺得好像有股氣流在肚子裡搋來跑去的
身體自然地也跟著熱起來 四肢百駭越來越輕鬆 好舒服
已經不記得多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看來偶爾來個急性腸胃炎也是不錯的

太晚了龍馬跟陳雲號明天再介紹

先醬
4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153# 蔣爵陽
別羨慕我 這可是搏命演出才換來的
1要三經半夜先到台大掛急診
2要挨3針
3要吊大筒
4要吃一大堆藥
5要吃3天的白稀飯
這麼辛苦後才能換來小小的幾杯耶 明明就很可憐好嗎~~
12

評分人數

  • fffink1689

  • sigma31415

  • 我愛大沱茶

  • tedin5313

  • 圓仔花

  • 蔣爵陽

  • thisway0625

  • 容爸

  • 瑩瑩

  • 素還真

  • 老陳

  • 射過溪

TOP

回復 147# 羽身

這是黑票陳雲號的葉底 沒有茶湯可看
因為沒有~~   明明有葉底為何沒有茶湯?
因為很多年前就喝完了 這葉底是最後一次喝完後特地留下來的
留茶捨作什麼?因為捨不得喝完了就把剩下的他丟了
一片茶幾近百年的陳化 我有幸能是那最後收割的人 何其福報
所以每一次喝完的茶捨我都有保存下來的習慣
有的做茶凍 有的煮茶葉蛋 有的做資料 或留念
這泡葉底一直以特百惠裝盒放在冷凍庫裡 算濕倉的吧
另一泡龍馬也是如此 但是陰乾的 有一小甕放著
我根本沒想過會有用到他們的一天
昨晚忽然想到 才去找出來的
陳雲號的葉底因是濕身存放 熱水解凍後馬上恢復原狀
條索肥大 柔軟 色澤一致 無死硬的葉片 可惜當時留下的樣本太少了
龍馬的葉底因是陰乾存放的 茶葉本身的水分都沒了
所以葉底乾硬 昨晚泡了一晚的水 今天有好一些 但較之於陳雲號還是太硬了
龍馬的葉底色則一致 與陳雲號的相近 葉底配菜較細 葉片肥厚
因取樣較多 更能看出葉底的狀況
各位前輩們 也請看看 分析分析 提供給後進們
若覺得照片不夠清晰 再想辦法改進
9

評分人數

TOP

我這麼說好了,有些人看不懂,如果看個茶乾,茶捨,喝起來就像生茶韻,雜誌也如此,就能斷言生茶工序無誤,這是亳 ...
october 發表於 2012-12-7 21:39

學習是需要時間需要花錢的
對葉底 口感 茶韻 的判斷都是經過極為長時間的實務經驗累積
還有前輩無私的教導傳承才有可能對老普洱有一點基本的認識
若看不懂葉底 看茶湯又有多少幫助?
說真的只有自己喝過了 才能真真正正的感受 學到東西
若能與懂得人一起喝更能精進
兄若有興趣 可向站上有茶的贊助商買一些茶樣不用多每種2公克
用草堂兄的泡茶祕笈來泡 茶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更可以喝得很開心很過癮
對了 並非骨董茶就一定天價 有些相對是便宜的

在本站上有豐富經驗的老茶人非常非常多
自己跟這些前輩比起來只能算小朋友 所能提供的資料也實在有限
若有不足之處懇請前輩們多多上來補充 指導
4

評分人數

  • 容爸

  • 瑩瑩

  • 賴虎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