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另補
科學知識是在錯誤中修正進步,這是指物質科學是如此(因為它對物質位格的定義是明確的,在解迷的過程中物質科學界的研究答案是有收歛性和累積)
但以至今仍主張唯物辯證的西醫的生命知識和健康觀念,仍在遶圈圈,甚至已經遇到瓶頸,正因為如此纔會有許多西方較開放的科學家,以個人的身份(其行為和經驗還不容於其社羣)

TOP

  明朝李時珍本草中談到茶的性為苦甘微寒無毒,可解火氣治病,提了它的好處,也說了它的壞處,內容如 ...
普洱茶仙 發表於 2010-10-2 18:23


中國人喝茶幾千年,不可能不知道陳茶的功效,因為連陳皮都知道運用了,不可能不知道陳茶的效用了
之所以不用,是因為還有其他效果更好更明確的藥材可用

陳茶雖入不了中醫的大門,但在民間驗方是常提到的
但大部份都用在,消食,化痰,去風寒等小毛病
您說的茶膏也是一種

我也有幾十斤四十幾年老菜脯,也常常煮老菜脯雞雞湯吃,真的很不錯
我也絕對肯定,茶跟菜脯放久了會轉溫熱性,但這些都跟"氣"無關啊 ~
至少跟"氣功的氣"無關.

TOP

至於心物二元論或心物一元論是否可能成為科學知識的後設宇宙觀,個人是存否定的看法
香巖 發表於 2010-10-2 19:19


先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好了
這點您放心,西方醫學長期以來也一直在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只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成果出現而已,並沒有如您說的那麼狹隘

TOP

活著的生物,失了氣,或斷氣就叫"死了"
生物活著到完全失去生機的那一刻為止.這一切的生理運作都以氣的能量(四維的生命能)型式來運作每一個細胞,每一個有機體器官系統
動脈脈動或神經脈衝祇有在活著的動物體上發生,動物死了,以上所說的"動"不論其物質成份如何由外力改變,它就是停止運作,生機已斷,沒"氣"

香巖 發表於 2010-10-2 19:19

不知您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應該是說動脈沒動了人才會死,而不是人死了動脈才不動
還有一種叫CPR的東西您應該聽過吧,有時也可以把呼吸心跳都完全停止的人救回呢
當然如果腦細胞因缺氧死了,也是救不回來了
這時您要怎麼做? 灌氣? 灌生命能?

中醫講的氣很籠統,所謂的氣(維持生命方面)您怎知不是心臟收縮產生的呢,指的就是動脈的脈動


還有您講了一堆還是無法明確的說明...........
您如何確定茶的內含物質在人體產生的作用力就是"氣"?
而不是動脈血管的脈動及神經的脈衝?
是那些物質產生了這些做用力?

TOP

本帖最後由 普洱茶仙 於 2010-10-2 21:24 編輯

茶氣這個問題要講清楚真的很難,個人雖對這個主題也有興趣探討,不過基於所謂討論就是由不同角度來分析,我勉為其難試著去探討其中道理,提出個人想法,但不見得全對。
先從最初提出茶氣說的鄧時海文章講起:
  炁,是一種在火焰上方看不見的東西。中國人習慣將那些與「能量」有關,而無具體識別的,統稱為氣。如天氣、電氣、氣勢、人的氣色 ……等等。其中那種運行於人體經絡中,促進全體機能活動和發展的「真氣」,也是精氣神的氣,在現代醫學中已得到認識,定名為「生物能」,或叫「神經能」。 同時,近年來又新發現一種稀有元素「鍺」,有機鍺在靈芝和人參之中的含量比例最高,也叫「人參素」。在一般植物的食物中,以及許多中醫藥材中都含有豐富的有機鍺。有機鍺被吸取後而運行於人體的經絡中,具有疏導和強化真氣的質和量

  茶氣進入人體內部,而運行於經絡之中,如果達到了一定強度感覺,促使毛孔發出微汗,並且漸漸凝聚在骨骼中,成為一種清流,津養著全身的肌骨。所以感到筋骨在清斂,肌膚漸爽化。如果此時再增加茶氣,清斂爽化逐漸浮現,交會成一股溫暖而鼓蕩,潛在體內竄激,最後津沐在一股飄然且安舒的意境裏,飄然欲仙!

  一般品茗者,茶氣斂進其經絡後,只感覺到全身體內激蕩一股熱氣,接著毛孔輕輕發出微汗。但也有人誤以為是喝了太熱的茶湯之後會產生茶氣。其實,喝了太熱茶湯,如喝了烈酒一樣,促進血液迴圈加速,是能使體溫升高而發汗。真正茶氣到了體內,是促進經絡中真氣運行的加強,使體溫升高而發汗的。當然,茶湯太熱和茶氣同時在身體內部,促成體內發熱而發汗者,應該是最常見的。那些由茶氣所激發出的是輕汗,是輕薄而微細的汗。而熱茶湯所逼出來的,可能是濃而多的熱汗,甚至汗流浹背。


  從上文來看,鄧先生的文章用字是有考量的,他提出有機鍺可以疏導與強化真氣的質與量,而且茶氣並不等於真氣。換句話說,如果茶氣反應有機鍺有參與作用,是影響真氣運行的因素。

  我們先來認識真氣這個名詞,自古仙醫同源都是注重真氣(要了解的話可先去研究黃帝內經)。仙家以呼吸運動為推動真氣在經絡中運行,把握天地陰陽變化,調適自身陰陽消長,外能呼吸精氣,內能攝守精神,使形與神合《素問•上古天真論》: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在黃帝內經來說,真氣它是運行在人體經脈之中,人體器官都端賴真氣運行而動作《素問•離合真邪論》說:"真氣者,經氣也",所以神經脈衝及血管脈動都是真氣的影響。

《靈樞•刺節真邪論》指出:"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意思是說真氣是呼吸接受了自然清氣(氧氣)和飲食攝取的五谷精微(養分)合並而化生的生命能量,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

  中醫的精神,即在於調理陰陽,人體陰陽和順,身體才健康(而命學八字則在研究人命秉受天地之氣之陰陽是否調和,若調和則走好運,不和走壞運)。所以醫家調理陰陽之法可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物理性的比方就是針炙及推拿,化學性的就是藥食。所以醫家藥食有涼性及熱性,端看病者的體質寒暖做調理,亦有少數藥食是具有雙極性的,可做雙向調節,這種就是上等的藥了。中醫在宋朝發展了藥性歸經的學說,也就是不同的藥食會對人體十二經脈有不同作用。

  回到茶氣反應是有機鍺的作用,是影響真氣運行的因素,這個如由稀土元素可為比喻,目前科學上很多武器的效能大幅提昇,與稀土元素的參與有關,稀土不是提供效能,而是改善效能,(因此這次中共釣魚台事件能令日本低頭,也就是中國掌握了大多數稀土元素的出口)。

 也就是說,微量元素會參與人體的能量代謝作用,在這裡鄧時海書中認為與茶氣有關的微量元素是鍺。   寫到此大家大腦先休息一下。

TOP

普洱茶 茶樹之中的確含有"鍺"
但不是每種都有, 雖然含量不多,  但確實就是有
植物中天然的"鍺"  應該不是壞東西...
不過跟茶氣有沒有關西.....墨宰羊

TOP

香巖兄及李兄兩位大師請先歇歇,喝杯茶,也讓眾茶友喘息休息一下,已經有點吸收不了,得要思考一下
一路從15頁看到19頁兩位的發帖,真是精采絕倫,無以倫比的論述交鋒,更可以從文內感受到兩位學識
淵博,且能以文貫道應用到對於"普洱茶的茶氣到底為何的判斷上",感佩之餘,也有點擔心自己先前的
搧風點火,可能失當,也可能造成兩位的壓力,要如此長篇大論的網路上發帖,不但花時間也傷精神,更失
了閒暇喝茶的雅興,那可使不得,是吧.
看了那麼多兩位大師級的發帖,茶友們一起來回應寫心得,我先發起一下,也好讓兩位大師歇息,喝泡茶
我先來一帖,兩位大師請指導.
香巖兄以形上學論科學哲學的偏差發展,尤其對於擁有科學主導解釋權力之西方霸權的憂慮與質疑,
充滿批判性與正義感,更致力於建立一套屬於華人文化觀點之科普世界觀或存在觀點,不但青出於藍
更勝於藍,如能擁有此一關照世界的參考架構窗口,則"茶氣"之有無,形式與作用等,則在此一架構中即可一覽無疑.
李大不但是t4u的首席監茶官,對於維護茶學正道不遺餘力,更是後進茶友膜拜學習的對象,前幾帖對於中西方醫學的比較分析論述,邏輯清晰,思路細密,在在切中要害,尤對體感層次感受外在刺激的分析論是
非常中肯的,自己也曾有長途爬山後,雙腳腳底在極度疲勞後,蹬入堅硬的水泥林道地面時,足下雖穿厚底的登山鞋,但仍能直接感受道路面上的細微突起或小石,平時卻無如此的體感,此自我的體驗也證實了李大對於體感層次的有效論述,但我最佩服的還是李大在本論壇中路見不平嫉惡如仇的大俠風範,現在更了解李大更是深不可測的真知阿.
我自己呢,基本上還是相信"有茶氣"在,只是"茶氣"是什麼?有什麼內容?是什麼型態?用什麼方式分析了解?進入人體會有麼作用反應?
實在是有太多現今無法完全讓人易於了解或解釋的內涵,但是也因為如此,"茶氣"有趨向意境上
的"美感",就好像看到一幅山水國畫,明明色彩線條形狀比例甚至是與實況不能完全相符,但是
那種感受到的意境,"好美......................................
雖然我至今還沒確定那種意境是不是"茶氣",但是我寧願相信有,因為喝茶要有"美感",是不是?
                     "水啦"      "喝茶卡水啦"

TOP

回李板主:
同樣的物質為什麼不作用在石頭或屍體上呢?
氣血的流行包括血脈或氣絡都是生"氣"的作用;
祇要願意打開五維的心眼就看到"氣"
其實您也看到了,祇是被唯物的科學知識宇宙觀卡住罷了
能看到出生老病死的現象的人,就己經看過"氣"的作用了
這和眼見色耳聞聲一樣的自然自明,實在不必利用理論或學問知識來解答

TOP

其實區區已經將氣是什麼,茶氣是什麼講清楚了
但為了讓閱文的網友不必回頭再找內容,重新解釋一遍
一.“氣”是中國人傳統指生機維度的能量用詞,用現代科學的概念說就是有別於物質能和精神能(意志力、念力)的四維能量型式(如X4 的存在型式)
影子是二維的存在型式,礦物(物質)是三維的存在型式,活著的植物具四維的位格,活著的動物具五維的位格(色身+生氣+命根);一般而言,高維度的型式需藉低維度的存在型式而展現(五維的空間本來就具有三維四維的內容),但也不是絕對的;無色界天的天人,已經不需要有機的色身,但仍有意識和命根。
出陽神的道家修真者,陽神離體,色身息住、脈住,祇留一絲命根和元陽寄假屍。修真者此時可以隨意捨身轉生(坐脫立亡),是意念決定非物質決定。
茶氣和人參補氣乃至一切維生的食物對生機健康的作用,從中醫的理論立場都可歸於氣的運化。陰陽五行、經絡穴脈、四診八綱、氣血辨證,都是一氣以貫之;都在描述氣在活的人體上的運作狀況。加入科學方劑之中醫,讓具有中醫傳承和能力的高人懮心,因為這種向生化物質醫學投靠的結果,是把“氣”給降格了。(請看大陸中醫學者兼實務醫生劉力紅之思考中醫一書)
二.氣和氣感是兩回事,氣是四維的能量型式,氣感是五維的感覺型式,以身觸體察四維氣運行之能力就是氣感(是觸感的一種部份)。
三.氣感是中性的能力,身體虛的人對“氣”敏感,這是身體自我保護和提醒的訊息反應;因為某些因緣開發了較精細的氣感能力,也是中性的價值。人要如何恰當運用這個能力,或會產生什麼後果,那是另一層次的課題。
四.茶是有機物質,從生長到製成仍至陳化,經過了許多人和環境的接觸,這些過程都有可能影響茶葉內部的微分子結構;普洱茶陳化的過程更有無數的微生物參與後發酵);說某些茶有好茶氣,不祇是內容物質或成份,更因為其中有益於人體的活微生物(有生氣)參與其中。
五.氣和炁是同一維度的存在型式,修真之“炁”位格上不異生理之“氣”;曾聽專修之練氣士說,氣有九層(重),似與九層金剛體之練功之說相彷(指可強化或轉化護身之衛氣與保身之營氣)。炁是氣之較精微的型式,健康之人身具足;唯對於炁的的察知和運化需在特殊的心靈狀態條件下進行,這是想習長生之道或仙道者之基本功課;唯如此行仍離不開三界五陰。
六.科學是一種求知的原則、態度和方法並不是死的知識;科學知識的特質不在真實性,而在於充份解答問題的能力(這是高階科學社羣人士的共識或常識;反而一般民眾以科學知識為真實知識)
七.是什麼和它有什麼利弊或流弊是兩回事;板主問是什麼,區區也藉題發揮說了些氣是什麼的看法。致於茶氣好壞如何,氣感或導氣的得失,或以氣賣茶的合理性如何,相信區區和板主是有共識的,若欲細說,可另題討論。

TOP

M兄吉詳:
站高山弄馬相踼的滋味如何?願您能得神氣一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